律宗行事目心钞

三卷,日本僧人忍仙于嘉曆三年(1328)所撰的一部律宗典籍,详细解答了律宗各种行事中的疑问题,内容涵盖了结界、布萨等独特的律宗仪式以及授(受)戒仪等方面,对于考察和复原这些仪式的具体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在结界仪式中,可能会涉及到如何划定修行区域、结界的方法、结界的时间等具体问题的解答;在布萨仪式中,则会说明布萨的程序、参与人员的要求、布萨时应遵守的规则等。 作为律宗的重要著作,它体现了律宗注...

菩萨戒纲要钞

书中首先阐述了菩萨戒的起源与传播,涵盖了从佛法最初到不同宗派如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等传承菩萨戒的历史脉络。例如提到罗什相传的十无尽戒始于姚秦,以及日本国布萨的起始等内容,展现了菩萨戒在不同地域和宗派中的发展历程。 在诸戒大纲部分,论述了戒即解脱的理念,指出大觉世尊一代戒律主要有别受七聚戒等三种。其中,别受七聚戒始于鹿园终至鹤林,对于小机者来说是小戒,而从大乘角度看则是别受之戒。同...

菩萨戒问答洞义钞

1卷,日本英心述。英心即吸江英心,是日本战国时代曹洞宗僧侣,出身于甲斐国武田家,为武田信绳次子,武田信虎之弟,天桂禅长弟子。1519年信虎移居甲府时建立甲府大泉寺,他自称大泉寺2世,于1555年1月27日去世。此部分主要对菩萨戒的相状进行总体说明,包含别脱戒、总脱戒以及总别不同等内容。其中在别脱戒的阐述中,又涉及正明别脱戒、兼明表无表异、新古戒体、转成无漏义等方面。针对真言末学、净土宗、天台宗、禅...

应理宗戒图释文钞

日本睿尊著,一卷,主要围绕菩萨戒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菩萨戒的内涵、意义、受持方法以及相关的戒律规定等,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菩萨戒,以达到修行的更高境界。 对《瑜伽师地论》中有关菩萨戒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发挥。《瑜伽师地论》是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其中的菩萨戒部分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依据,睿尊在书中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修行者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导。

菩萨戒本宗要辅行文集

2卷,日本睿尊著,睿尊是镰仓中期高僧,1201 年出生于奈良县,起初学习真言密教,后痛感戒律重要改习律宗,成为真言律宗代表人物,是日本律宗中兴之祖。主要依据《梵网经》来阐释菩萨戒的持犯要义。《梵网经》含六十一品所诠义理,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众生戒本原自性清净。 以持犯为宗,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略以三门来阐述其中至要内容,涉及对菩萨戒的持守与犯戒等相关义理的深入解析,帮助修行...

通受比丘忏悔两寺不同记

日本凝然著,成书于日本鎌仓时代,当时佛教在日本广泛传播且宗派众多,不同宗派对于戒律和修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和实践方式。凝然基于当时佛教界对于通受比丘忏悔法的不同理解和争议,为了澄清相关教义、规范修行方法而撰写此书。主要讨论了通受比丘忏悔在兴正寺和大悲寺两寺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及其依据。书中提及兴正寺用律忏,注重选择专勤精修之人,强调通过严格的戒律来忏悔罪过;大悲寺则以大悔为主,主要针对犯戒后求...

菩萨戒通别二受钞

一卷,由日本僧人觉盛所撰,是一部围绕菩萨戒 “通别二受” 展开阐释的佛教典籍。菩萨戒作为大乘佛教中重要的戒律体系,其受戒方式与内涵向来为佛教研究者和修行者所关注,而 “通别二受” 正是其中关于受戒仪轨与义理的关键区分。觉盛在书中立足佛教戒律传统,结合相关经典与祖师论述,对 “通别二受” 的概念、差异、实践意义等进行了细致辨析。所谓 “通受”,大致指向具有普遍性、共通性的受戒形式或义理,而 “别受”...

菩萨戒通受遣疑钞

日本镰仓时代中期律宗僧侣觉盛所撰的一卷佛学着作,主要对菩萨戒通受相关的疑问进行辨析和阐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总寺院及始祖,但其后律宗宗风消沉,戒坛不振。到镰仓幕府初期,实范、贞庆和觉盛等人大振宗门,致力于律学复兴,觉盛便在此背景下撰写此书,为当时的戒律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该书以瑜伽菩萨戒品为依据,针对近世以来出现的受三聚三戒而称比丘、众持五篇禁戒以为菩萨法事等现象展开讨...

菩萨戒本宗要杂文集

日本觉盛撰。觉盛身处日本镰仓时代中期,是律宗的重要僧侣。宽元二年(1244),他进入奈良唐招提寺,一心投入律学复兴事业,被尊为唐招提寺与戒律复兴之祖,获谥号大悲菩萨 。​该文集紧紧围绕菩萨戒展开深入探讨。菩萨戒在佛教中占据关键地位,是大乘佛教修行者需遵循的重要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书中涵盖菩萨戒诸多层面,包含发心、受戒、持戒、犯戒、舍戒等内容。在阐释发心时,强调修行者需怀菩提心,即为救度一切众生、...

唐招提寺戒坛别受戒式

日本惠光撰,是一部关于佛教戒律中别受戒仪式的典籍,对研究日本律宗的授戒仪式和佛教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描述了唐招提寺戒坛别受戒式的一系列流程,共包含十五个主要步骤,即受前内请、鸣钟集僧、正行请师、师资登坛、讲遣教经、教发戒缘、受者出坛、差教授师、出众问难、单白入众、正教乞戒、对众问难、正授戒法、略说戒相、出界还列。

页次:(50/1000)
<< < 49 50 51 > >>